刘鹏根,男,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17班学生,现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班级团支书。荣获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奖”、2023年国家奖学金、豪鹏国际奖学金等各级各类荣誉奖项共4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荣誉奖项17项;现以综合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至中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笃行逐光,砥砺奋进
怀揣梦想,方能行稳致远。刚踏入大学时,刘鹏根满怀憧憬与好奇,同时也感到些许迷茫。在一次学校社团招新活动中,机器人协会的展示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重新点燃了他对“发明创造”的热情。他毅然加入了该协会,成为了团队中的一员。为了备战中国机器人大赛,他们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设计建模到最后的机器人制作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设计理论模型,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寻找解决方案,反复试验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有时候,一个难题会让他们困扰好几天,但正是这种不断尝试新方法的精神,推动着他们一步步向前。
课余时间,图书馆成了他的自习室,实验室则成为了他实现梦想的工作间。每当完成学习任务后,他都会立刻投入到机器人的制作中去,不畏艰辛,不怕失败,只为了心中的梦想。最终,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们团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寻宝项目中荣获全国冠军。迄今为止,刘鹏根在竞赛中荣获各类各级奖项2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11项。
回首参加竞赛的经历,刘鹏根说:“那些日子里,我们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一两点才休息。但是,当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逐步解决遇到的问题,看到机器人按照我们的设想运行起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勤学苦练,笃行致远
晨曦初现,他便踏上求知之旅,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学习中;直至夜幕低垂、万籁俱寂之时,他才踏着月光归寝。课堂上,他永远坐在第一排,紧随老师思路,遇到难题便主动请教,不断思考,直至解决。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处处留下他孜孜不倦的身影,每门课程都有他精心整理的笔记。他说:“学习是与自我问题的较量,每克服一题,便是成长。”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他在大学前三年取得了平均91.14的成绩,并荣获2024年国家“宝钢优秀学生奖”(全校仅4名)、2023年国家奖学金(全院仅2名)、“豪鹏国际”奖学金等10项奖学金,现以综合成绩专业第一保研至中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他表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确立目标之后,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每天的点滴积累终将汇聚成理想的汪洋。

无声付出,热心服务
作为班级团支书,刘鹏根以其热心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大二时,班级迎来了几位退伍归来的同学,他主动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协助完成团员关系的转接,并积极帮助他们融入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刘鹏根深知退伍同学重返校园可能面临的适应问题,因此耐心地解决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顺利融入集体,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支持。正因为如此,他连续获得“优秀团干”的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最佳诠释。
在学院党建部的工作中,学生党员脸上洋溢的笑容便是对他工作的最佳肯定。发展优秀学生成为党员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详尽的材料填写。在这个过程中,他扮演着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详细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正确填写材料,并认真检查每一份提交的内容,确保没有疏漏。面对材料中的问题,他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指出错误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始终站在同学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地为大家服务。他说:“我一直在大家的帮助下摆脱困境、取得成功,一直想把这份感激传递下去。所以,每当看到同学们在我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取得进步,我都觉得工作特别有意义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最后,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理想追求,并脚踏实地的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一路生花。
(文、图/王文雅 编辑/杨家兴)